尾温和生料易烧性的关系
生料的易烧性是在原燃材料不发生任何变化,且工艺条件不会产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,就是取决于KH和N的关系(大部分人只关注KH)。
KH高,说明易烧性差;KH低,说明易烧性好。
因正常配料KH的波动往往大于N值的波动。给人的印象就是:KH影响易烧性大于N值影响易烧性。事实上,根据多年实验结果发现:影响熟料易烧性N值和KH,同样重要。它们的关系是0.01KH=0.1N。
当生料易烧性好时,说明煤的用量就会相应减少,在相同条件下,燃烧速度还可以相对加快,物料碳酸盐分解快,吸热量也快。所以回转窑中的烟室温度就会相应变低。
当生料易烧性差时,需要使用的煤量也会加大,在相同条件下,燃烧速度变慢,物料需要的反应温度还高,在回转窑中还容易产生后燃烧现象。在窑内也同样会拉长烧成带,也会造成烟室温度变高。
假若在产质量达到理想状态下,熟料KH在0.91为佳,当KH提至0.93时,生料易烧性会变差,在被迫减料的情况下,必须加大用煤量,并按照5000t/d的生产线,头尾煤远不止要提高4t煤。
因此,我们也可以算出,每吨熟料的煤耗会增加多少,可想而知:尾温又是能提高到多少。所以,易烧性也会直接影响到熟料的煅烧效率,也可以直接影响实际物料的生产。
以反应动力学作为原理,能够明显发现在原材料当中,虽然化学组成可以对原材料的易烧性产生非常大影响,但原材料的矿物组成,会对原材料的易烧性产生更大影响,因原材料中的碳酸盐种类和晶体大小而导致。
编辑:R